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,为自己和家庭争取成就、建立幸福是非常重要的。然而,“取得成就”和“真正成功”有天渊之别。要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,拥有专长、技能、学历、人际网络或经验只是基本功,更重要的是确立你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看世界的角度。这种特质和角度综合起来就是你的理想。理想是需要的,是我们前进的方向。现实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;反过来,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。
思维单一的人也许只终生追求财富和满足于拥有权力,但他的人生意义是很狭隘的,是失诸平衡的。一个一生能够肩负理想,承担抱负,以爱心为原则,热诚投入及活出价值的人,他的生命会延续得无穷无尽。
——最杰出的华人公司家 李嘉诚
不要做“叁等人”:等下班、等薪水、等退休
多数进入职场工作的人,一开始都是朝气蓬勃,有一股雄心壮志,充满自信,做事积极,干劲十足,希望能大展身手,好好表现一番。
但工作几年,在周而复始、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中“熏陶”后,整个人快速“折旧”,所有雄心壮志、理想抱负都消磨殆尽。说话老气横秋,言不及义,工作态度消极,行动呈现老态,每天都是这样度过:一张报纸一杯茶,打开电脑玩游戏。上午睡个回笼觉,下午低头打瞌睡。无所事事闲聊天,浑浑噩噩混一天。让人从其身上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如此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?
为什么会这样?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想法。有什么样的想法,就过什么样的生活。你的想法会影响你的抉择,你的抉择会决定你的一生。
有一个凡人和一个庸人在路上相遇了。他们对各自不同的命运进行了一场对比。
庸人问:凡人,咱们都是普通人,我和你能有什么区别呢?凡人说:我和你不一样,我知道人为何而生,而你却不然。
庸人问:此话怎讲?
凡人说:你活着是为了吃饭,我吃饭是为了活着;你当一天和尚,撞一天钟,我当一天和尚,撞一天响钟;这个世界你仅仅来过,这个世界我不但来过,而且还用心改造过;你信奉的理念是人生在世,得过且过,我信奉的理念是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。
庸人问:就算如此,那又怎么样?
凡人说:这造就了我们不同的命运。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有可能不再普通,而你只会越来越普通。
一个人贫穷,不是口袋没钱叫贫穷,而是脑袋的贫穷;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,而是脑袋里有些什么东西。要想有财富先要让自己的脑袋富有起来。知识不是力量,学会使用知识才是力量;用知识创造财富,有财富才有自由。所以,你要想成功,你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有用起来。人要有富有的想法,然后才会有富有的生活。头脑致富是未来趋势。比尔.盖茨曾说:“如果要投资,最好投资脖子以上”。千万不要做“叁等人”:等下班、等薪水、等退休。
董明珠36岁时才进入格力电器公司,那时的格力还叫海利,是一家投产不久、年产能约2万台的国营空调厂,没有核心技术,只能做空调组装。
作为销售人员,到厂里没多久,董明珠被安排负责安徽市场。在此之前,厂里有些业务员都不愿到外省去开拓市场,都想,在厂部销售部上班,都想过着“钱多、事少、离家近”的生活.反正是国营公司,不少人都有着等下班、等薪水、等退休的想法.
董明珠坚决服从厂里的安排,她到合肥的第—件事,是向当地一家拖欠了厂里42万货款的经销商追债。对于这笔债务,董明珠本可以不管。那时,拖欠货款是当时还不成熟的商业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状况,何况这是前任业务员留下的烂账。但她选择了追账。
账目很清楚,对方也很好找,但对方老总就是不理她的茬儿:“对什么账?卖完了给你钱,有什么好对的?”
董明珠问:“如果不对账,我怎么知道我们的产物卖出去多少,库存多少呢?……”
这位老总截住董明珠的话头:“实话直说,你们海利的产物,根本就卖不动!”
董明珠说:“卖不动也没关系,卖掉多少就给我们结多少。没卖完的货,就退给我们。”对方老总无言以对,就借口外出办事,避开董明珠。
接下来的几天,董明珠天天去找这位老总。老总则摆出一副似听非听的样子,不时嗯一声。直到那位老总要下班时,董明珠才站起身,一个人回到旅馆。后来,这位老总直接下了逐客令:“我还有生意要谈,就不留你吃饭了。”董明珠锲而不舍。再后来,那位老总又采用回避战术,避而不见。
这更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,天天去“堵”,终于有一天把他堵在办公室,董明珠很坚决地说:“你要么还钱,要么退货。否则从现在开始,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!”
经过40天的斗智斗勇,饱尝了与赖债者交手所受到的冷落、戏弄和欺骗后,董明珠终于追回了属于格力的货物和货款。
从此,吸取教训的董明珠开始采用“先款后货”的策略。那时候的格力在空调界寂寂无名,经销商们一听到要自己先打款,二话不说,摆手送客。
在一次次碰钉子之后,董明珠走进了安徽淮南一家电器商店。经理是个中年女人,她被董明珠的坦诚所打动,答应说:“先进20万元的货试试,好销再多进,不好销就不要了。”董明珠终于拿到了20万元的支票。
格力没钱打广告,董明珠最早只能动员那位经理发动员工,先把产物推荐给他们的亲戚朋友试用。1992年夏天,这家商店的20万元空调销售一空,而且又进了一批货。从此,一张张订单接踵而来。
很快,格力在淮南的市场被打开了。同时,在芜湖、铜陵、合肥、安庆,董明珠都打开了局面。仅仅1992年一年的时间,董明珠在安徽的空调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元,她一个人的销售量占整个公司的1/8。
随后,她被调往几乎没有一丝市场裂缝的南京。隆冬季节,她神话般签下了一张200万元的空调单子。一年内,个人销售额上蹿至3650万元。
2001年董明珠担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。2004、2005和2008年叁次入选美国《财富》杂志“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商界女强人”。2012年5月,格力电器宣布,董明珠正式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。2013年,董明珠入选美国《哈佛商业评论》杂志“全球最佳CEO”排行榜,成为中国唯一上榜女性。
董明珠说:“任何人在职场里打拼,首先是要会做人,什么叫做人?就是我要尽职尽力,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,这就是目标。很多人会说以后要当总经理,那不叫目标,而是一种私人的目的,不叫目标。我在岗位要做得比别人都好,这就是目标。你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比别人好,受到别人的尊重。由于尊重,你的职务就会发生变化。不是为了职业目的去实现人生价值,只有这样才能成功。”
如果你能在一个职业化意识很强的群体里,受到周围人的感染,你也会努力勤奋起来,做最好的自己,逐渐实现自己的职业化,或成为成功的人,或成了这个群体的领导者,或者开创你自己的新事业,或者在某一方面你是专家,是权威,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,这对你的职业化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如果你呆在一个非职业化而散漫、懒惰的群体里,即使是一个优秀的人可能也会变成懒汉。因为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群体,就要被这个群体同化。人总是有惰性的,当周围的人都不思进取,沉迷于安乐,对工作得过且过,没有计划性,没有长远性,没有良好的执行力,组织框架松散无序,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,再勤快的人也会变成一个庸碌无为的人。
当然,环境与个人的因素是相互影响、相互转变的,环境可以改变人,但反过来,人也可以改变环境。其中关键的是人的主动性,如果自己把握了主动性,则可以改变自己的环境,如果自己放弃了主动性,则必然会被环境改变。
如果你是一位上班族,无论你的工龄有多长,无论你的工作是否平顺、安逸,或是过着“钱多、事少、离家近”的生活;或是每天过着上班被上司骂,下班回家骂上司,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日子;或是骑驴找马,一天到晚老想着换工作的日子,你都应该给自己一次改变自我的机会,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突破。
你的想法、观念,决定你的一生。只要你愿意,改变自己的思想、观念及生活方式,就可以为自己找回人生的理想、梦想。
一个人如果没有具备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,必定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。
争取改变环境,努力改变自己,切记,千万不要做“叁等人”:等下班、等薪水、等退休。否则,你只能提前下岗,提前退休,至于那份薪水就不要去等了。
阅读思考:
1.你是否一直都有等下班、等薪水、等退休的想法?
2.如何做才不会让自己成为“叁等人”?